60分的父母,却想要100分的孩子,结果往往是父母辛苦,孩子更辛苦!
——麦奇叔
1
有钱的家长
粥悦悦(漫画师)用漫画的方式调侃自己养育三个孩子的日常。她一边画公众号,一边生了三个孩子,最近,她画了自己儿子小花生米的故事。
小花生米是粥悦悦最大的孩子,小的时候小花生米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,思路清晰,爱读绘本。可是上学之后,不管怎么努力学习成绩都上不去,三年级只能考十几分。悦妈特别着急,后来在医生朋友的提醒下,她考虑到孩子可能是学习阅读障碍。
因为跟班上小朋友了一次不愉快的摩擦,触痛到了花生米的爸爸,米爸当下决定不让孩子去学校了,由自己负责在家带孩子。东方心经黑白图正版接下来,他们一家人去长白山滑雪了,同时悦妈联系了对孩子问题更有经验的心理学老师,想单独给小花生米这样的孩子单独开个实验班,并在全国征集同样有学习阅读障碍的孩子。一学期下来,花费15万左右。
2
普通的父母
当了父母之后,我们都知道好的教育是要尊重孩子个体的差异性,在充分了解孩子的特质之后,进行引导。在孩子上小学之前,我也一直是这样努力的,但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之后,每次接到老师反馈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,我都会怀疑自己,难道是自己以前教错了吗?
儿子在老师眼里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小朋友,上课几乎完全不听讲,高兴起来就站起来在班上走两圈。老师说,每次上课她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,因为班上其他小朋友五十多双眼睛都在盯着。“凭什么他能这样?”一旦班级的规则被打破,整个班的秩序就完了。
老师说,儿子永远不可能成为那种规规矩矩的小孩,只希望我配合完成两件事,第一不能上课乱走,大声说话,影响课堂。第二不能不交作业。我愧疚地望着老师,点头如捣蒜。
于是,相当长的时间里,我都在抓孩子的习惯,坦白说效果并不大。我和儿子已经从以往的母慈子孝,变成了鸡飞狗跳。儿子叫我是“写作业魔鬼”,顾名思义就是在他写作业的时候,我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。
我突然意识到,不是自己以前错了,也不是孩子不好,而是我们所接触并践行的早期教育,跟现行的小学义务教育之间有一点不合拍。其实儿子成绩并不是太差,而且身上还有一种“我还不错”的迷之自信。
▲红圈的部分,儿子写的是“我全认识”
3
尊重孩子的差异性
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像粥悦悦一样,把孩子接回家自己教。很多家长只能尽量帮助孩子适应现在的规则,让孩子按照老师和学校的要求,做一个在标准评判范围内的小孩。可以预见,这样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。
尽管学校老师知道要尊重孩子的差异性,可一个班五十多个孩子,老师也是人,她尊重不过来。所以,更多的责任只能落在父母身上。
一流的父母,既有经济实力又懂教育,就会像粥悦悦和米爸这样,通过自己的努力,为孩子创造教育的条件。
二流的父母,有经济实力,但没有多余时间放在孩子身上,会为孩子选择教育的条件。他们可能会买好的学区房,会选择送孩子出国念好大学。
那么,普通的父母,经济实力有限,又没多少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上,那怎么办呢?基本用七个字可以做到——少发脾气多挣钱!
4
让孩子更优秀的前提是
让自己先优秀
大人之所以一次次对孩子暴跳如雷,不过是因为他们软弱可欺。因为年幼的孩子离开了你,便很难在这个世界存活下去。而那些常常发脾气的人,多半是无能的人。因为他们改变不了困境,只能图一时情绪的渲泄。
当然,很多父母都知道发脾气不好,但自己有时真的会忍不住。如果当自己真的无法抑制地想对孩子发脾气时,不妨跳出来,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孩子,看待教育。之所以会对孩子的写作业拖拉,讲了一百遍的题目还不会做,早上不肯起床,晚上不愿意睡觉……这一切的一切烦躁不安,不就是为了担心将来孩子考不上好大学,无法在这社会立足吗?
按照既定的标准,培养出来的最杰出的孩子,也只是按父母的需求修剪出一个普通的好孩子。电影《狗十三》之所以动人,也是因为大家看到了李玩“被修剪”的过程,产生了共鸣。因为我们都是这样被“修剪”长大的孩子。
父母与其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,不如多花一些时间投资培养自己,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律自信自尊的优秀父母。孩子以你为榜样,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。真人秀节目《爸妈学前班》中,有一期任务是请几对夫妻到英国已经240年历史的艾克沃斯学校,为学生们进行一场“如何成为最好的父母”的演讲。
其中百克力和张杨果而夫妇在演讲时说,中国的教育体系习惯用百分制来评价孩子,所以每对父母都觉得100分的孩子才是完美的,而他们只希望儿子巧克力拿到60分就好了,因为这样他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真正的爱好。
生命如此漫长,只有真正的爱好才能使我们快乐!
可是,只有自己是90分、100分的父母,才有底气接纳一个60分的孩子吧。而现实中,处处都是60分的父母,却偏偏想要100分的孩子,父母辛苦,孩子更辛苦!
5
俯下身来看待孩子
趁着还有时间,我们都应该想一想,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。
如果想要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,就不要逼着他一天天挑灯夜战;
如果想要一个高智商的学霸孩子,就不要限制他对世界的探索。
当我们做父母真的感觉很累,很疲惫的时候,不要再一直死盯着孩子,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,都能在我们自己身上找到答案。
和孩子相处的这些时间,看起来是我们在养育孩子,但谁给予谁更多也还说不定。
父母并不比孩子高级,人一旦谦逊下来,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俯下身来通过孩子的眼光看一看这个世界,有可能它真的会不一样。
图片皆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
— END —
在公众号输入相关关键词,看相关优质文章:
热门文章
“新型毒品”看《儿童零食中出现新型毒品!目标就是我们的孩子》
“禁用药”看《儿童禁用!妈妈们赶紧翻翻家里的药箱,赶紧扔》
“猪瘟”看《非洲猪瘟蔓延我国21省,猪肉还能放心给孩子吃吗?》
麦奇叔讲故事
“圣诞节”看《圣诞老人为什么用驯鹿拉礼物? | 麦奇叔讲故事》
“大熊猫”看《明明叫“大熊猫”,为什么一点也不像猫?| 麦奇叔科学故事》
公众号又改版了!怕你找不到奇幻科学城
建议大家将“奇幻科学城“设为星标吧
(安卓用户可设置为“置顶“)
长按二维码,关注“奇幻科学城”
微信公众号:qihuankexuecheng